均州沧浪亭全景(资料图片)。
与会专家学者在丹江口水库龙山宝塔远眺沧浪亭遗址。
“沧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吾缨;沧浪之水浊兮,可以濯吾足。”沧浪这个地名,曾出现于孔子、屈原等诸多历史名人的作品之中,然而很多人只知道这种文化发源于一个叫沧浪洲的地方。那么,沧浪洲在哪里?沧浪水在哪里?沧浪文化源头又在哪里?千百年来,这成了学术界和考古界长期争论的话题。目前,全国有众多地方与沧浪文化有关。历史上较著名的有江苏苏州、山东峄县、湖南汉寿,和湖北境内的古均州、沔阳州、兴国州等地。
近日,来自北京、武汉和十堰的20多名专家学者,参加了中国·丹江口首届沧浪文化研讨会。专家学者们考证,均州(现丹江口市)地域是中国沧浪地的源头,均州是中国沧浪文化的源头。
沧浪文化是我国的主流文化
1 沧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汉水文化乃至楚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。它以道家的深奥哲理和思想宗旨为纽带,维系着历代谪宦逸士的精神世界,从而为后人留下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。
早在春秋时期,沧浪文化就传到了齐鲁大地。孔子入楚,体会更深。孔子、孟子都讲到沧浪孺子之歌,将其融化到儒家文化当中。史载,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曾经到过汉江北,因此沧浪文化同样哺育了屈原文化。屈原不朽的诗作《渔父歌》说:屈原既放,游于江潭,行吟泽畔,颜色憔悴,形容枯槁。渔父见而问之曰:“子非三闾大夫与?何故至于斯!”屈原曰:“举世皆浊我独清,众人皆醉我独醒,是以见放!”渔父乃歌曰:“沧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吾缨。沧浪之水浊兮,可以濯吾足。”遂去不复与言。
专家指出,“沧浪之水”由自然之水上升为人文之水,被赋予高洁、坚忍、淡泊、超脱等内涵,成为历代知识分子追求的精神境界,逐渐形成了沧浪水文化。宋代以后,沧浪文化被视为高雅的修身文化而被推崇,代表人物是自号沧浪翁的诗人苏舜钦。
苏舜钦(1008—1048年)是北宋诗人,字子美,开封人,曾任县令、大理评事、集贤殿校理,监进奏院等职。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,为守旧派所恨,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,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,被贬流浪苏州。他以四万贯钱买下五代时吴军节度使孙承祐的池馆废园,进行修筑,傍水造亭,因感于《孺子歌》“沧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吾缨;沧浪之水浊兮,可以濯吾足”而题名“沧浪亭”,自号沧浪翁,并作《沧浪亭记》。他以此修身养性,故而被后人推崇,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独特“语码”,影响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人文精神。
可见,沧浪水文化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。正因为如此,全国有众多地方与沧浪文化有关,历史上较著名的有江苏苏州、山东峄县、湖南汉寿,和湖北境内的古均州、沔阳州、兴国州等地。
沧浪水沧浪洲在丹江口一带
2 “沧浪”之名,始于何时?据《尚书·禹贡》云:“嶓冢导漾,东流为汉,又东为沧浪之水”,此为迄今发现最早记载“沧浪”之名的古文献。《禹贡》大约成书于周秦之际,相传为孔子删订整理,它保存了我国古代重要的地理资料。后来地方志之书,自《汉书·地理志》、《水经注》以及后来各代地理专著,无不以《禹贡》为依据,诚可见“沧浪”之名由来已久。
“沧浪”因何而得此名?清代胡渭在《禹贡锥指》中解释得很清楚,“沧浪者,汉水之色”,该书援古验今,博引诸家旧说,议论详明,是研究《禹贡》的总结性专门著作。此“沧浪”意谓水青色。但是,滔滔三千里汉江,呈“沧浪”之色的江段又在哪里?
《尚书·禹贡》记载:“嶓冢导漾,东流为汉,又东为沧浪之水,过三澨,至于大别,南入于江。”漾水发源于陕西,东流之后称为汉水,再东又名沧浪之水,然后吸收了湖北京山县发源的三澨水,继续前行到达大别山,南流入长江。也就是说,沧浪之水是汉水的一段。《水经》把汉水上游称为沔水,此水“又东过郧乡县南,又东北流,又屈东南,过武当县东北……”。郦道元《水经注》在此句下有注云:“县西北四十里,汉水中有洲,名沧浪洲。……”
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连山指出,按照《水经》和郦道元的说法,沧浪水在郧县和丹江口这一带。古代武当县(今丹江口市境内)已经出现了沧浪洲的地名,且被认为是《渔父歌》的发生地,即所谓“渔父歌之,不违水地”。
均州沧浪亭曾五建五毁
3 均州沧浪亭遗址位于今丹江口市习家店镇,是均州人民1000年前为纪念大禹均州沧浪治水,为纪念孔子在沧浪闻孺子歌,为纪念屈原在沧浪与渔父歌而建。
均州的沧浪亭是什么时代建造的?据《续辑均州志》卷十二记载:其一:北宋治平元年(1064年)沧浪亭处石壁题刻判官景况书,90字。其二:北宋宣和七年(1125年)正月,宰相张彦自沧浪亭泛舟东沿江岸,因留题石壁间,巡检刘轸尉张况同至,63字。其三:南宋嘉定丁丑(1217年)后清明三日,郡太守应谦之亨甫等题于沧浪亭,99字。以上三处石刻均在沧浪亭处山崖石之上。据此可知,“沧浪亭”在宋治平元年(1064年)前就已经存在了。这是现在查证到的最早记载沧浪亭的年代,距今至少也有950多年的历史了。
丹江口市沧浪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王永国,13年来搜集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,经过长期考证认为,均州沧浪亭的始建年代当在唐末宋初这段时间,可定位北宋咸平三年(1000年)前后,这是最早记载均州沧浪亭的实证。而均州沧浪亭第一次被毁是明朝隆庆三年(1569年)前。“从明朝前期至中期,沧浪亭一直是均州城外一大景观。”十堰政协副主席、湖北武当文化研究会会长杨立志说,柳朝是明朝隆庆至万历初提督太和山太监,他不仅熟悉工程营造管理,而且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和文化品味。隆庆三年(1569年),他捐献己俸,新建均州沧浪东山文化景观,为均州沧浪胜境增色不少。光绪《续辑均州志》卷十五录有万历三年(1575年)均州文人陈诏撰《新修沧浪东山记碑》,记述新修工程始末甚详:均州城东半里许,阻水为河,名曰沧浪,即神禹所导汉之下流,孔子所谓孺子歌处。
据清朝康熙十二年《均州志》、民国《续修大岳太和山志》等记载,均州沧浪亭历经沧桑,曾五建五毁,却依然基本保持了宋、明两代的建亭风貌。1958年9月1日丹江口水利工程始建,1967年丹江口大坝开始拉闸蓄水,均州沧浪亭第五次被水淹而毁。
4 沧浪之水清兮,源头在哪里?中国地域文化研究会主任傅广典指出,沧浪文化是汉江俗称沧浪这一河段的一种特定的区域性文化,其内涵表述体主要是春秋初期产生于汉江北岸一带的民间歌谣《孺子歌》,其地理承载体主要是古均州的沧浪亭和沧浪洲。《均州志》有“沧浪乃《孺子歌》处、屈原《渔父歌》之地”的记载,《天顺襄阳郡志》有沧浪洲是屈原遇渔父之地的记载。
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连山也认为,上古时代交通不便,民众日常活动范围很小,基本不可能了解其他地区的河流名称,而《孺子歌》和《渔父歌》唱的是沧浪之水,可见他们是沧浪水流域的民歌。
十堰电大(教院)原党委书记王学范考证发现,在清代道光年间,均州王和斋等九名诗人自发成立了“兰心诗墅”,他们经常游览均州沧浪亭,凭吊孔子听《孺子歌》处,吟诗作赋,酬唱应答,留下了许多优美的作品,这些作品见于清道光九年(1829年)由“含茹斋”木刻印刷的《兰心诗钞》,这是十堰本土文人墨客为“沧浪文化”书写的璀璨篇章。“沧浪就是沧浪文化的根本特质。沧浪文化的底色是绿色,清是其品质,具有美丽壮观、激情豪放的形态,可以承载一切,极无穷之妙,也是丹江口特有的气象。”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黄震云指出,沧浪之水历来和首都密不可分。东汉蔡邕《汉津赋》称其:南援三洲,北集京都,上控陇坻,下接江湖。黄震云说,现在,沧浪之水又即将再赴京城,惠及首都,成为京城文化的一个根本的组成部分,北京丹江口一体,共饮沧浪之水。
☆☆☆ 品质旅游,服务至尚 ☆☆沧浪海旅游攻略☆☆☆十堰旅行社☆☆十堰周边游
☆☆☆~ 十堰百分佰国际旅行社 真情服务 ☆☆☆~
24小时咨询热线:
电话:0719—8883686 8881596 19907282431 18972491426
传真:0719—8881596
微信:Z19907282431 18972491426
QQ: 25279947 1601406180 404715680 468901138
网址: www.chutianly.com
电邮:25279947@qq.com
地址:十堰市人民南路7号长泰主楼215室(三堰加油旁)